辽师海华学子三下乡:使命呼唤担当,初心引领前行

“青年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国家就能繁荣昌盛,民族就能兴旺发达。”这番话深深激励着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青禾“实践调研团的每一位成员。他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不仅要追求学习成绩的优异,更要在实践中磨练品性。年轻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事业上添砖加瓦。因此,在2024年8月7日至8月13日,队员们分别来到辽宁省沈阳市、丹东市开展三下乡活动,希望能服务社会,贡献力量。(通讯员 韩欣怡 周晓妍 王宁梓)

踏上红色足迹,追寻信仰力量

(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首站,“青禾”实践调研团的成员们来到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经过在场馆内的参观与学习,队员们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后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详细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经过与历史影响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辛酸历程。看着那些文物照片,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仿佛身临其境,眼前浮现出革命先辈英勇抗日的模样,让队成员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团结与勇气。在这里,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思想,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吾辈当自强。

9bd43d18-9126-4d34-bc36-d8c6e7563060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前拍摄。韩欣怡 摄

3c17cbc1-0612-473e-84db-bb848d5087da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拍摄的展品。 周晓妍 摄

d144b1e6-68ad-4999-bc4d-94c24b94d2eb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馆内身临其境。 王艺潞 摄

(二)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探寻藏在巷子里的历史记忆

随后,实践团来到位于沈阳市和平区黄寺路福安巷3号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1936年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国中产党在东北的革命源头与摇篮。纪念馆依托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和刘少奇旧居而建,踏入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展柜中的每一件物品,墙上的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着东北人民艰难顽强的抗战故事。在纪念馆内,队员们重温东北抗战历史,铭记党的精神。在鲜红色党旗的照耀下小队成员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发誓牢记历史,将革命精神融入日常行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fdbecf9e-c165-425b-9b4d-65eecd2553b9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所摄。 马圣平 摄

442b24bbf61aa0027e19aefe294f3a73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馆内拍摄的资料。 朱佳乐 摄

7df5ce73-1a75-4415-a454-2db8f6fce745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的刘少奇旧居。 刘子琪 摄

 (三)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

紧接着实践团来到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踏入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四周松柏苍翠,守护着烈士忠骨。台阶的尽头,纪念碑高耸入云,一种凝重的氛围扑面而来。烈士墓碑整齐排列,每一个刻在墓碑上的名字,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实践团的成员们看着眼前一座座坟墓,不禁热泪盈眶,他们心怀感激与敬意深深鞠躬。队员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应当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54427483-69ea-4134-8c1a-cb28c245d3a1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所摄。 范静雯 摄

 

(四)中国工业博物馆:见证工业力量

最后一站,青禾实践团来到了中国工业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仿佛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工业之旅,博物馆内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苦历程。馆内的一件件展品都凝聚着中华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在这里,青禾实践团的成员们见证了中国工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脉络,队员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工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也对工人阶级的伟大贡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敬业态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3ea2d637-b1b4-4a9e-8135-2fd6372c3a76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所摄。王宁梓 摄

8f899188-e685-46b9-a233-eba09825ceab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馆内所摄的前言。 马圣平 摄

3500c6d1-2b2e-4591-a3a9-2f00f29978b2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所摄展品。王艺潞 摄

探访红色圣地,坚定理想信念

抗美援朝纪念馆 :寻红色记忆,忆峥嵘岁月

当队员们迈入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以及精心还原的战争场景,无不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展品区,志愿军战士们曾经使用过的简陋武器和生活用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那已经锈迹斑斑的步枪、破旧的水壶和单薄的棉衣,让队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当时作战条件的艰苦。

f3c761e6-f71c-4c2c-a664-c4750a2e347d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所摄。 韩欣怡 摄

6569fdfa-4f81-4320-92ba-66faf6010c76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抗美援朝纪念馆观看战斗情况。 周晓妍 摄

6672de1e-d449-403e-b289-0c1b2325c077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回首战士们的光荣事迹。马圣平 摄

抗美援朝纪念馆 :红色星火燃童情

d0bfd980-2c8c-40cb-afb2-80f881f8422d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向小朋友普及红色文化。 范静雯 摄

1b6c651b-6c9e-4b25-97c2-a5c6066274be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了解粉碎美军“绞杀战”。 刘子琪 摄

(三)抗美援朝纪念馆 :铭记历史,智启未来

db5b7b44-95ff-4900-9522-542113a1b4be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的历届领导人对抗美援朝的赞扬。王宁梓 摄

36634e92-c3b9-4e03-a0a8-8e4b7ce34ccd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习近平主席激励的话语下所摄。 周晓妍 摄

c8de187b-38fe-464c-becb-d9db4d07c39e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的抗美援朝战士的雕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艺潞 摄

鸭绿江断桥:在江畔寻悟红色精神的传承

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是一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地标,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鸭绿江断桥成为了中朝两国人民的重要通道,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它承载着中朝两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这种精神将被一代代传承下去。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与历史的近距离接触,大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活动也为鸭绿江断桥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重视这座历史文化遗产。

285d580e-9140-4510-b10f-d3270e1a4dce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鸭绿江断桥所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艺潞 摄

24f97dcf-809e-4ea6-91b2-4664022dbac8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鸭绿江断桥回忆抗美援朝往事。 王宁梓 摄

坚守爱国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此次三下乡活动意义非凡且令人难忘,在这段旅程中,“青禾”实践调研团的队员们对红色历史和爱国精神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经过这次活动,那些存在于书本和网络的历史故事,也变得鲜活具体。这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这次的活动,在青禾实践团全体成员的努力与汗水、感动与收获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这绝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未来,大家更会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在新的时代征程中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让爱国的旗帜永远飘扬!

f82f039d-d739-4cda-a3f9-c365405d8651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韩欣怡 摄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lgh.zhongyuankb.cn/7415.html

(1)
上一篇 2024年8月23日 下午5:26
下一篇 2024年8月25日 下午9: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