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实践团抚顺之行:探寻工业文化传承与中石油信息化转型

2025年1月13日至15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智企 琥珀寒光”社会实践团奔赴辽宁抚顺,开展了一场融合工业文化探索与企业信息化调研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深度挖掘抚顺的工业遗产与文化传承,同时深入了解中石油在信息化转型与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动态。

——–工业文化传承:从西露天矿到琥珀雕刻

抚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重要摇篮,承载着丰富的工业遗产与文化传统。1月14日,实践团兵分两路展开调研。一组由王钰涵同学带队,前往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抚顺西露天矿。队员们详细了解了煤矿开采技术的演变历程,从早期的人力挖掘到现代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深刻感受到工业发展的巨大跨越。西露天矿的巨大矿坑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了中国煤炭工业百年来的兴衰变迁,每一块煤炭都凝聚着无数矿工的辛勤汗水与奉献精神。

另一组由队长宋毅带领,走进抚顺煤精琥珀博物馆,探寻传统手工艺的奥秘。队员们欣赏了精美的煤精和琥珀雕刻作品,并拜访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琥珀雕刻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龚振涛先生。尽管龚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亲自接待,但其夫人向队员们讲述了龚先生坚守琥珀雕刻艺术近40年的感人故事。龚先生自幼聋哑,却凭借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在师傅的指导下刻苦钻研,其作品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丰富想象。面对原材料稀缺的困境,他积极探索创新,推动琥珀雕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实践团还采访了琥珀煤精雕刻界的资深艺人张德慧先生。张先生投身这一领域近60年,是琥珀雕刻技艺的坚定守护者。他回忆了儿时对琥珀雕刻的热爱,并强调这门技艺历史悠久、工艺复杂,融合了传统木刻与现代电气化技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张先生计划通过博物馆展览、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全方位展示琥珀雕刻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石油信息化转型:科技驱动未来

1月15日,实践团前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分公司,举办了一场以“深入了解中石油信息化转型与科技创新动态”为主题的访谈活动。活动邀请了该公司信息化部门的主任出席,围绕信息化建设、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中石油持续推进SAP等核心系统的升级,强化数据管理和集成能力,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高效流通。通过优化系统架构和流程设计,企业实现了财务、生产、供应链等关键业务模块的高效协同,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中石油广泛应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尽管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上仍面临挑战,但企业已逐步引入无人巡检、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决心与行动力。

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共筑未来

在访谈中,中石油也坦言面临人才结构老化、新技术接受度不足等问题。为此,企业积极寻求与高校的合作,希望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借助高校的前沿理论和技术成果,提升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在石油化工与数据分析结合领域。中石油已组建数字化团队,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实践意义: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此次抚顺之行,实践团不仅深入了解了抚顺的工业遗产与文化传承,还通过访谈中石油抚顺分公司,对能源行业的信息化转型与科技创新有了深刻认识。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发展方向,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责任感。

抚顺西露天矿与琥珀雕刻技艺所承载的工业文化与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石油在信息化转型与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则为新时代能源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实践团成员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连理工大学实践团抚顺之行:探寻工业文化传承与中石油信息化转型

大连理工大学实践团抚顺之行:探寻工业文化传承与中石油信息化转型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lgh.zhongyuankb.cn/7561.html

(4)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上午10:07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